家鄉的端午節
我的家鄉在信陽,那是一個具有濃厚古風的城市,還保留著很多節日的習俗。 我最喜歡的節日就是端午節了。 來源:日記http://www.fimqfp.live
每年農歷五月初五的早上,媽媽 就會從菜市場買來幾把艾蒿插在門上或窗戶上,媽媽說這可以防止蚊蟲,驅蟲避邪。隨后奶奶就把提前泡好的糯米和竹葉拿出來開始包粽子。 每次奶奶都會在粽子里 包上不同的材料,有蜜棗的,有紅豆的,有葡萄干的。等到放學以后,我一邊吃著最喜歡的蜜棗粽子一邊戴著奶奶縫的香包出去玩了。這樣整個端午節都在粽子和香包的香氣中度過。 我每次想起端午節,不由自 主的就像聞到了那股久違的香氣,令人回味無窮。
我想等我長大了,無論身在何處都會把這種節日的傳統習俗保留下去。因為這是我們中國五千年文明的沉淀,我們有責任把它傳承下去。
家鄉的端午節
“五色新絲纏角粽,金盤送,生綃畫扇盤雙鳳……”每當我讀起歐陽修的這首《漁家傲》時,就想起粽子飄香的端午節。
端午節在農歷的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又稱端陽,重五節,每逢到端午節,人們都喜歡包粽子,吃粽子,最熱鬧的就是包粽子了,我最喜歡看媽媽包粽子了,媽媽先把糯米浸泡上,再把粽葉洗 得干干凈凈,把粽葉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錐形,左手托著粽葉,右手舀起糯米往里面放,再加上蜜棗,花生仁等,最后用繩子捆好,放在鍋里,煮出來的粽子香氣四溢,飄滿整個房間。除了吃粽子,還要 吃煮熟的大蒜,雞蛋,這幾種食物放在一起,即使不吃,看起來也很享受。
到了開飯的時間,大家聚在一起,吃著香甜的粽子,品著美味大餐,開心極了!小孩子們胸前掛著香布袋,手上、腳上戴著五色線,滿屋子跑,高興極了。
我喜歡家鄉的端午節!
家鄉的端午
五月初五端午節,家鄉的習俗可真多!
吃粽子,是家鄉習俗缺一不可的。把江米泡上兩三個小時,粽葉也泡上。泡好之后,把粽葉疊成筒形,放上江米,再放點棗和花生,最后用江米堵上,包成四角形,用線系好,這樣,一個粽子就包 好啦!把粽子煮上四五個小時就可以了,剛煮出來的粽子有棗的香甜,花生的香味,又軟又黏。
戴五谷線也是必不可少的。它有五種顏色,俗稱“五行,”有避蛇的作用,一般戴到當年的六月初六。到了那天,人們就把身上的五谷線扔到草叢里,祈禱平安幸福吉祥。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重頭戲,端午節那天,人們聚集在龍泉湖畔,山呼海動般的人群,隨著那陣陣鼓聲,看那龍舟利劍飛弦,精彩有趣的賽龍舟表達了家鄉人民的喜悅慶賀心情。
家鄉的習俗豐富多彩,粽子的香甜、艾的清香、香包的藥香都讓我們終身難忘·····
家鄉的端午節
農歷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過端午節,是我國兩千多年的傳統習慣,而且全國各地有著不同的習俗。在我的家鄉,端午節家家戶戶都有吃用江米做成的粽子和涼糕;門前或窗臺上要放一把艾草,聽老人們說能驅邪。
每年的端午節,我都能吃上姥姥親手做的香噴噴的涼糕,里面有紅棗、葡萄干等許多好吃的東西。
據說古時候,詩人屈原眼看著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絞,但是始終不忍舍棄自己的祖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抱石投江而死,人們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就把這一天定為端午節,又 叫端陽節。
家鄉的端午節
一年中有很多個節日,我最喜歡端午節。
每年的五月初五為端午節,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賽龍舟和吃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要活動。相傳龍舟競渡是為了撈救投汨羅江而死的愛國詩人屈原,把粽子投進河里是讓魚蛟蝦蟹吃飽了,不再去吃屈 原的遺體。
今年的端午節又快到了,我提議咱們自己包粽子吃,媽媽一下就同意了。利用星期天,我跟著媽媽學包粽子。我學著媽媽的樣子先取三片葉子,把兩片葉子正著放,一片反著放,夾在中間,然后把這 三片葉子卷成一個空心的圓雉形,然后在空心的圓錐形里插個筷子,拿小勺子舀了一些糯米放在里面,然后搖動筷子,一直把粽子包的緊緊地。不一會兒,我和媽媽就包完了粽子。上鍋蒸的任務就包給 爸爸了。
打開電視,正在直播龍舟競賽,吃著自己包的香噴噴的粽子,看著賽龍舟,心理別提多高興了。
怎么樣?我家鄉的端午節有意義吧!
快樂的端午節
今年的五月二十八日,是人人皆知的傳統節日——端午節。聽媽媽說這個節日是為了紀念我國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各個地方的習俗都不一樣我們洛陽的習俗是包粽子、帶香囊。但留給我印象 最深的還是包粽子。
端午節的前一天晚上,姥爺先把棗、江米、花生用水泡上,姥爺說這樣包出來的粽子會香軟可口第二天將新買回來的粽葉泡到水里,這樣粽葉不容易干。到晚上,我們開工了。我先把粽葉那硬 硬的根剪掉,由于我的技術不高,我先看姥爺包了幾個,姥爺先拿三片粽葉卷成了一個“小漏斗”,然后把棗、花生、江米依次放在“漏斗”里,最后把漏口包住,成了一個菱角,迅速而有力的纏上了 棉線。我看了之后也包了起來,剛開始,江米像漏網之魚一樣露出來,可包了幾個后,我漸漸熟練起來了,包的跟街上賣的不相上下。粽子下鍋了,老爺先用大火煮了一會兒,有用小火煮了一晚上。
第二天,我吃著自己包的粽子,心里美滋滋的。同時,我也渡過了一個快樂的端午節!
快樂的端午節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端午節,一大早,媽媽把我從睡夢中叫醒,和她一起去超市買東西,我很高興,走在路上一蹦一跳的,我發現今天路上的人特別多,每個人的手里拿著樹枝,從人們的笑 聲中,我感覺到了端午節的神圣和美好,我問,媽媽買這樹枝干什么,媽媽說,這是到自己家的門上掛的,這是艾草,可以辟邪,看,媽媽也買了以把艾草。
到了超市,媽媽買了很多好吃點的東西,有粽子,有水果,回到家里,媽媽把生的粽子放到鍋里蒸一下,不一會兒,就聞到淡淡的竹葉的清香了,媽媽把蒸好的粽子放到了一個盤子里,我 迫不及待的拿了一個,解開扎騰,剝開粽子葉,那長長的米都蒸的發黃,那里邊的陷有蜜棗的,還有豆沙的,輕輕的咬一口,香甜香甜的,我吃的很開心。
我整吃著粽子,媽媽對我說,這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
晚上,媽媽做了一桌子豐盛的晚餐,我們全家人在一起吃著,笑著,喝著美酒,高興極了。
今年的端午節,快樂多多,收獲多多。
快樂的端午節
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又到了,我最喜歡的就是吃肉粽子,一吃就是三四個。
記得有一年過端午節,我和爸爸媽媽一家三口買了很多粽子回老家,老家人比較多,有爺爺奶奶、伯父、娘娘、哥哥、妹妹等,加上我們一家人一共9口人。可是我這個饞貓在路上看到肉粽子就不禁“口 水直流三千尺”,纏著爸媽先品嘗幾個一飽口福。
今年的端午節,我們去了外婆家,我們買了不少蜜粽子,因為外婆喜歡吃甜的,當然也少不了我愛吃的肉粽子。到了外婆家,我們邊吃邊聊,外婆還給我講了吃粽子的由來。原來我國古代楚國的大夫屈原是個非常愛國的賢臣,還是個著名的詩人,由于楚國被別的國家打敗了,屈原寧死不屈投入汨羅江自殺報國,人們為了確保他的身體不受魚蝦吞噬,就紛紛用糯米制作成飯團投入水中引開魚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種習慣,米飯團也之間演變成了各種各樣的可口的粽子,而且還有賽龍舟等活動,其實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我既吃了粽子又增長了知識,今年的端午節過得真開心。
快樂的端午節
小朋友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我告訴你們吧,端午節是紀念一個古代叫屈原的人,所以每年端午節人們都要吃粽子。
每年端午節都是媽媽自己包粽子,今年也不例外。媽媽早早就買好了包粽子的材料,今天早上媽媽說:“我們開始包粽子吧!”我一看媽媽準備的材料可真多呀!有花生米。江米。黑米。葡萄干。蜜 棗。媽媽說我們開始吧。剛開始的時候,我看媽媽包著很簡單,可是輪到我了,我就感覺棕葉根本就不聽我的話,就讓媽媽給我學,媽媽就答應了,媽媽給我學的時候有一點非常難,就是要把粽葉弄一個 小碗,不過我還是學會了。然后我又裝江米,黑米,葡萄干喝蜜棗,然后把它們放在一起終于包好了。我高興的對媽媽說我包好了,媽媽一看笑著對我說:“你包的好像一個冰激淋。”我又拿過來一看 ,果然像一個冰激淋。接著我又包了幾個可還是像冰激淋。
今年的端午節我可真開心啊!
快樂的端午節
今天是端午節,我們決定回老家和爺爺奶奶一起過。
一大清早,媽媽就帶著我和妹妹上街購物。大街上真熱鬧呀!到處是車鳴聲,叫賣聲。真個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將節日的氣氛推向高潮。我們來到超市,超市里也是熙熙攘攘,人們在忙 著選購物品。一個多小時后,我們選好帶給爺爺奶奶的禮物,媽媽還買了新鮮的粽子。出了超市,媽媽又給我和妹妹賣了花花線、生肖香包,還給我們買了烤魚棒,我和妹妹高興得不得了。
帶著買好的禮物,我們趕回老家。一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我和妹妹也嘰嘰喳喳個不停。到了老家奶奶一見我們臉上就樂開了花,還準備了豐盛的午飯,有雞肉鴨肉……還有我最喜歡的香腸 。我們一家人開心的吃著、說著、笑著,享受著團圓的喜悅。
這真是快樂的一天,既記念了屈原,又讓忙碌的人們有機會問候親人朋友。
作文大全 http://www.fimqfp.live/html/220547/